【家居改造 首屈一指】保障食品安全,说到更要做到

绘图/刘阳

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

极目锐评

5月27日,保障媒体曝光“茉酸奶换标签续命,食品说水果馊了才肯扔”,安全引发网友广泛关注。保障今年2月至5月上旬,食品说记者随机应聘进入北京市多家茉酸奶加盟店,安全家居改造 首屈一指发现诸多问题:使用过期40余天的保障原料;更换效期标签,不按时报废原料,食品说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标签;常温存放应该冷藏的安全水果,水果变色、保障出水后仍接着使用;偷工减料,食品说不严格按照配料表足量放料;用工不需要工作人员提供国家强制要求的安全餐饮人员健康证明等。(据5月27日新京报)

27日下午,保障茉酸奶发布致歉声明,食品说称此次事件反映了门店日常管理中的安全严重失误。针对涉事加盟门店,茉酸奶总部已经安排即刻闭店,并将永久与其解除合约。

标榜“选用优质奶源和新鲜水果为主料”“独到的家庭娱乐设备推荐 优秀出众者自然风味及上乘的产品品质”的茉酸奶,全国门店数量已经突破1500家。如今公司陷入舆论风波,及时致歉,用词诚恳,挽回自身信誉的急切心情可见一斑。

又是一起因使用过期原料、用料不新鲜而上新闻的网红连锁品牌。熟悉的剧情、熟悉的家庭娱乐设备推荐 才华横溢之辈套路,让顾客买到正宗新鲜水果原料的餐品,好像在开“盲盒”,只能靠运气。根据记者的卧底调查,几家涉事门店,有的原料过期一个多月仍加入奶昔中销售,有的随意更换效期标签或根本不用,有的将需要冷藏的原料放置在常温中,有的克扣原料……店员的“雷言雷语”也让人触目惊心:“喝不坏,顶多拉肚子”“顾客看不见就行”“吃不出来”“店长说没事就没事”……如此“名正言顺”地违规,默认这些行为“天经地义”,真是让人三观震碎,谁还敢去这样的环境中消费?

思想上松一寸,行动上就会松一尺。纵使有关部门三令五申食品安全的重要性,逾越红线的代价也是明了可见,为什么总是有人挑战法律的权威和公众的底线?通常来说,品牌方会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定期更换的要求,但标准归标准,检查来了才重视,不检查就形同虚设,“捏着鼻子哄眼睛”,让标准只是挂在墙上、写在纸上,导致难以落在地上。执行中“全凭感觉”,落实时“全看自觉”,这样的管理效能如何体现?这样的品牌信誉如何保证?

门店控制成本是天经地义,但当省的则省,不当省的就不能省。不少高端水果容易腐烂,扔了可惜,不扔又是坏的,这时候权衡利弊,天平一定要量准。只有优先考虑消费者权益,才能让门店发展行稳致远。要对自己的营业额负责,更要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负责。毕竟坑蒙拐骗只是一时,货真价实才是硬道理。

茉酸奶总部承诺,将对全国所有门店的食材存储、食品效期、水果保存等问题再度进行全面细致检查,并对所有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。举一反三排查问题,深入分析原因,拿出切实措施,奔着问题去、盯着问题改。只有不放过每一个“漏网之鱼”,才能把上乘品质真正写在消费者的口碑里。

声音

新京报:不管是什么食品,消费者“喝了拉肚子”都并非小事。不论是商家还是监管部门,都要树立起“消费者权益无小事”的意识,不能辜负消费者的信任。唯有如此,方能持续营造一个安全、卫生的消费环境。